时至今日,移动支付和氪金游戏的普及,让“手游党”一掷千金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说实在的,花钱买高兴,只要金钱来源正当,不危害社会,并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但是,如果是熊孩子在家长不知道的情况下,胡乱在App中进行内购,那该怎么处理呢?

事实上,类似的现象国内外都很多见,我们常常见到诸如熊孩子在游戏里乱挥霍,家长最后辛辛苦苦地自己找游戏公司或者互联网企业要退款而不得——相比之下,看看FTC(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的处置办法,或许可以让我们有所借鉴。
早在204年,FTC就因为收到消费者大量投诉,称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厂商的内购/在线购物验证机制不够严格,致使家中熊孩子很轻易地乱花钱买东西。FTC随即向联邦法院起诉几家企业,请求法院判决其冻结此类交易、退还相应的金额,另外还要通过技术手段“完全杜绝此类事件”。

最终,法院裁定,完全防止熊孩子冒名花钱是做不到的,但是电商和科技企业应当增强交易验证的安全措施,并且退还交易金额——谷歌和苹果在2014年接受判决,分别退还了3250万美元和1900万美元。
今天,FTC对亚马逊关于熊孩子乱花钱购物的纠纷诉讼也尘埃落定:亚马逊接受和解,主动退还从2011年11月至2016年5月之间符合条件的交易款项,共计高达7000万美元。
当然,美国有FTC(联邦商务委员会),中国也有消协和工商局——可是,为什么我们并没有看到类似的集体诉讼或是判决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