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微博上一知名大V的一条爆料微博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文中称,在百度中搜索“手持身份证”会出现大量包涵详细个人信息的搜索结果。甚至多名网友在该条微博留言称,搜到了自己的照片。对于这样的事实令本就已经对于个人信息泄露敏感至极的网友们炸开了锅,纷纷指责百度不作为,忽视用户隐私问题。但是事后有评论发现,不仅仅是百度,google也能搜到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这似乎不是搜索引擎的“锅”。
三易小编用百度、google、必应搜索、360搜索等常用搜索引擎检测后发现,只要在这些搜索引擎中输入“手持身份证照片”都能搜索到如下照片。
而且在此事件之中,之前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样的事情并没有再次发生,小编用Google搜索英文结果,同样出现了大量包含个人信息的图片。
那么,这些泄露图片的来源究竟是哪里?在对搜索结果的来源网站进行统计之后,竟然发现这些个人信息图片竟然都来自于正规网站和渠道,例如某位先生的身份证照片来自一家融资服务网站。在该网站上,多位投资人或者寻求投资的人及其投融资项目信息,都被介绍陈列在主页。尽管当记者试图从网站主页点击一些投资人的个人信息时,网页显示“对方进行了保密设置,仅对认证会员开放信息”,但这位投资人的信息,还是能在百度、搜狗等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被任意网民搜索到。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各大抽奖网站上、培训机构甚至是学信网这种官方机构中。
这显然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在咨询了相关的搜索专家和查阅资料后,我们得出这样令人震惊的结论,只要是网站有上传这类照片,搜索引擎就有机会能抓取这样的信息和图片。
搜索引擎能否抓取网站信息是根据Robots协议来的,这个协议也称为爬虫协议、机器人协议等,全称是“网络爬虫排除标准”(Robots Exclusion Protocol),网站通过Robots协议告诉搜索引擎哪些页面可以抓取,哪些页面不能抓取。
所以这些手持身份证照片的泄露其本源仍在于源网站,网站方并未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根据爬虫协议,搜索引擎就将其识别为可以抓取,因此出现了在搜索引擎上输入“手持身份证照片”就能搜到图片的情况。
而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则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获得用户的信息个人信息之后,诈骗分子可以通过这些图片违规办理信用卡、恶意盗刷套利,或者直接进行电信诈骗等等。一些平台公然打出“秒批2000元,手持身份证即可放款”“随心贷再次升级,有身份证即可下款!”“个人信息应急借款最高3000元”之类的信息。只需要提供一个手机号、一张手持身份证照片,你就能在半小时内获得两三千元的贷款放款。这些现状着实让人心惊胆寒。
不过在事件曝光之后,各个搜索厂商显然对这类事件非常敏感,都很快地反应过来,着手清除这些并不应该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搜索结果。
这样一来风波似乎平息了下来,但是在这里还是必须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避免在互联网上”裸奔“?答案是非常悲观的,随着互联网各项服务越来越深入我们的生活,在各个网站上传个人信息成为家常便饭,然而很多网站和服务的提供者对于信息未进行加密处理,就算平时用户自己在这方面做到了滴水不漏,但是在线下生活中提供给服务方的个人信息也不能保证不会被他人上传到互联网上然后被泄露。
所以对于用户来说,除了在平时的网络和现实生活中不将身份信息提供给可疑的服务方,平时在接到相关电话、信息和邮件时多留一个心眼,更是要定期检查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有无异动,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因为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红利之余,也增加了不少风险,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只有用户提升了自己的甄别能力,才能在这片大潮中如鱼得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