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参展米兰设计周,探索机器人技术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和社会

机器人技术的共生(Affinity in Autonomy设想了一个世界,在那里智能和科技愈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展望了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

 

本次展览通过科技探索了机器人的情感、陪伴关系和行为模式;在当下及未来,人与机器人如何相互影响又共同存在,对我们的感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索尼自1999年打造出世界首个娱乐机器人“AIBO”以来,不断拓展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学习和认知。

 

本次展览于4月9日至4月14日之间举行,揭示了索尼对于未来人与机器人之间关系的研究和愿景。

 

展览着眼于人与机器人在未来可能发展出的情感关系;当人们感知到机器人朋友是有生命的,我们将会开始对他们产生亲切感。

 

参观者可以穿梭于不同的“感官体验场景“,体验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五种互动模式。

 

1.      唤醒

通过呈现在墙上的光影和声音,参观者将被引领到一条通向未来的小径,展望在将来,我们将如何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与机器人互动。

image003.jpg 

2.     自治

第二个场景探索了机器人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自由运动的摆锤被放置在中心位置,感知到参观者的到来,便改变原来的运动轨迹,有意识地指向参观者。

image004.jpg 

3.     协调

一个布满“球体”的区域,每个“球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与周围的人相互关联,配合,保持行为一致。这些不可预知的运动激发了群体的形成。

image005.jpg 

4.     共生

在这个场景可以感受到,通过与人的持续互动,机器人的智力和情感将会进化。理解到这种共生关系,参观者可以想象出一个机器人更有生命力的未来。

image006.jpg 

5.  联系

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在我们的生活、社会和基础设施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场景体验的最后一个环节向参观者发起提问 – 对“人与机器人技术的共生“的将来有何看法?

image007.jpg 

创造中心负责人長谷川豊说道,“‘人与机器人技术的共生’ 展示了人与技术之间不断发展的关系,洞悉‘人工智能x机器人’的未来前景,探索机器人的智能和情感。”

 

 “早在1961年索尼设计从创立初始,便一直坚守创始人‘敢为人先’和‘永远领先一步’的信条,始终走在设计和创新的前沿。”

 

 “索尼自1999年打造世界首个娱乐机器人‘AIBO’以来,不断拓展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学习和认知。此次展览凭借索尼在这个领域的专业 - 关于机器人的进化、情感、行为,以及其如何快速学习,成长,进化,从而成为一个伙伴的角色。

 

活动信息:

  • 主题: 人与机器人技术的共生

  • 地点: Spazio Zegna, Via Savona, 56/A, Milano, Italy

  • 日期: 4月9日(星期二)至4月14日(星期日)

  • 网址: Affinity in Autonomy

  • Instagram:sonydesign_official

 

展览中运用的主要技术

 

索尼领先的影像传感器技术被应用于本次“自主中的亲切感”展览中。立体摄像机具有背照式飞行时间(ToF)影像传感器和配备全局快门、用于传感应用的CMOS图像传感器,通过感知周围的人和机器人的情况,产生新的交互体验。

 

背照式飞行时间影像传感器

 

使用ToF技术,到物体的距离可由光源的光到达该物体并反射回传感器所需的时间来测量。ToF影像传感器能探测每个像素的距离信息,生成高度精确的深度图。

 

该传感器采用背照式CMOS影像传感器结构,因为传感器的灵敏度提升,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反射光。

 

具有全局快门功能的CMOS影像传感器(IMX418)

 

新产品基于索尼CMOS影像传感器的优点,配备全局快门功能,不存在焦平面失真,且功耗更低。

 

该产品采用1:1纵横比的视角,无论相机是安装在头显设备、无人机或是自主机器人的前部、后部、顶部、底部、左侧还是右侧,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设备倾斜而导致的图像信息丢失。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