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夺回清净的世界:索尼WH-1000XM3评测

  • 内容导航:

首先,从基本原理上来说,降噪耳机之所以能够“降噪”,本质上是通过mic采集了外界(有时候也包括耳道内侧)的声音加以分析,将引擎声、风声、嘈杂的背景人声等部分剔除出来,输出这部分噪音对应的反向声波至耳内从而实现“抵消”的效果。而这也就意味着,和普遍耳机相比,降噪耳机的外壳结构件内部除了发声单元,还必然要包含电池、降噪处理电路、多个噪声采集麦克风在内的一系列物件。


为什么我们要专门提到这一点呢?因为过往的经验告诉我们,降噪耳机的这些“额外部分”会对其外观设计、佩戴感受造成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重量导致的佩戴舒适度方面,过重的机身加上为了追求便携性而缩窄的头梁,那感觉,只要体会过想必都会有“心理阴影”。

25.JPG

28.JPG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索尼WH-1000XM3才会在一开始就给我们留下了极其良好的印象:首先,作为一幅40mm动圈的无线降噪大耳,它的主体部分重量仅有255g,甚至比很多不带电池的传统有线耳机还要更轻。再加上相当厚实而富有弹性的头梁填充物带来了极为优秀的支撑效果:说实在的,有时候在经历了一两个小时的飞行或乘车通勤之后,我们甚至会忘记它的存在。

29.JPG

除了“减重”和改善佩戴支撑效果之外,索尼WH-1000XM3的耳垫这一次也是值得点赞的对象。很显然,有着几十年降噪耳机制造经验的索尼非常明白用户在实际使用这类产品时的场景需求,全新设计的软质聚氨酯耳垫首先是体积增大变深,佩戴时对耳廓部分的包裹感更好,能起到辅助降噪的作用;其次,相比于传统耳机常见的仿皮耳罩,WH-1000XM3所使用的材质明显有着更好的透气性,即便是在长达一两个小时的旅途中一直佩戴耳机,也不会有闷热不适的感觉。

19.JPG

20.JPG

当然,除了改进的人体工学设计之外,在索尼WH-1000XM3这一次依旧低调的外观内部,实际上还有着更多隐藏起来的“黑科技”。比如说索尼自主研发的数字降噪处理器QN1,比如说内置的DSEE HX压缩音频修复软件,比如说在耳机两侧的面板内分别搭载的NFC模块与触摸控制板,又比如说不仅具备30小时的持续降噪续航,更支持“充电10分钟,听歌5小时”的快充电池组。说实在的,无论是从功能丰富的程度上来说,还是从细节考量的程度来讲,能在WH-1000XM3流线型的轻量机身里全部做到这些,只能说不愧是索尼了。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