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第一年的爆发之后,“全面屏”将何去何从

“2017年,将会成为全面屏元年”——笔者上次听到这句话,感觉还就是在不久之前。然而,转眼间2017年就已过去,而“全面屏手机”也已经经历了它的第一波市场大潮……


在开始本期的回顾之前,笔者想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全面屏?按照业内一般的认知,“全面屏”指的是一种窄边框、大屏占比的手机造型设计理念。至于说具体边框多窄、屏占比多大、用什么造型——这些其实都没有硬性的规定。

06.jpg

正因如此,在“全面屏元年”,我们看到了大量各式各样的“全面屏手机”。这些机型造型各异,配置有高有低,价格跨度更是从数百元到近万元都有……不可否认,它们之中的大多数确实不乏技术和设计上的创新,称得上让人眼前一亮;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其中也存在着不少令人困惑,甚至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机型……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三易生活将从回顾、总结“全面屏元年”入手,和大家一起来推测2018年“全面屏”的新思路、新变化。如果你想要了解什么样的全面屏才是真正优秀的全面屏,亦或是希望看到今年“全面屏”技术和市场的可能动向,那么这篇文章就不可错过。


造型:“百花争鸣”之后,“刘海屏”能否统一业界?


虽然说“全面屏”的概念最早始于2016年的小米MIX,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有的厂商都自顾自地搞出了有利于自己的“全面屏”定义。以至于到现在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至少五种不同的“全面屏”造型风格!

09.jpg

哪五种呢?很简单——小米MIX的三面无边框全面屏,夏普S2、iPhone X的异型全面屏,三星S8/Note8的“全视曲面面屏”,努比亚Z17S的“左右无边框全面屏”,以及最常见,也最没有特色的“18:9全面屏”……


可以看出,前四种基本上都属于对应厂商的“专利技术”——很少有友商模仿。但也正是这四种,虽然造型上风格差异甚大,但都异曲同工地做到了“高屏占比”和“窄边框”的基本要求——至少,对于用户来说,目前它们都是合格的“全面屏”。

6ff9-fykusey4653336.jpg

当然,18:9这种“全面屏”是否能够算作全面屏,目前是存在争议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采用18:9屏幕的手机,其屏占比未必足够高。以至于之前甚至有厂商避而不谈屏占比,单纯将“18:9屏幕”与“全面屏”混为一谈,结果自然是遭至一片吐槽。


不过,不得不说苹果的影响力真的强大:虽然iPhone X并不是第一款全面屏手机,在我们看来也不算观感最好的全面屏手机,但它所代表的“刘海屏”(或者说学名叫做异型全面屏)据说已经被多家上游屏厂和手机品牌看中,今年就会有不少类似造型的安卓手机面世……

04.jpg

有趣的是,“刘海屏”所取代的对象,很有可能就是原本最普及的“18:9”屏幕。后者在去年年底由红米率先引入百元机市场,之后360、魅蓝也快速跟进。如此一来,2017年的那些“18:9全面屏旗舰”可以说顿时变得非常尴尬。不管是为了保持话题性也好,还是为了照顾消费者的感受也罢——在某些价位段上,“刘海屏”取代“18:9屏”似乎已经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屏幕:除了关注屏占比,你是否在意屏幕素质本身?


“全面屏”本质上只是一种屏幕的外观设计。它和屏幕本身的分辨率、亮度、对比度、色域、刷新率等“硬指标”其实毫无关联。换句话说,应用了全面屏的手机,在视频、看图、游戏的时候,“看起来”并不见得比非全面屏更好。

08.JPG

索尼Xperia™ XZ Premium就是“打脸全面屏”的典型:它的屏幕不算很大,屏占比甚至很低,但是它有着独树一帜的4K(3840x1920)分辨率,有着惊人的HDR色彩表现能力——这使得它的屏幕看起来更精细,色彩更加鲜艳明亮,实际观感好于不少屏幕素质一般的“全面屏”手机。


显然,这就造成了用户的疑惑:大家一开始主观地以为“全面屏”一定就是更加先进的技术,它看起来的效果一定比“老式”的非全面屏更好,但显然并非如此。这只是我们的脑补,而且这种误解也给了一些厂商浑水摸鱼的机会。

07.jpg

令人庆幸的是,我们看到,还是有一些厂商足够厚道的。譬如三星S8/Note8上所使用的那款“全视曲面面屏”——它们不只是造型上比其他的全面屏要更加特别一点,实际的屏幕素质也确实对得起全面屏本来的高端旗舰定位。要知道,三星的“全视曲面面屏”有着高达2960x1440的分辨率,能够覆盖 113% 的 DCI-P3 色域以及 142% sRGB/Rec.709 色域,而它也是第一台获得UHD组织颁发的移动HDR认证的手机屏幕。


只要用S8看过视频,特别是和其他“全面屏”手机对比过观感的朋友就会明白,一块真正高素质的屏幕带来的视觉感受,是很难用单纯的亮度或角度差异去解释的。而一旦体会过这种“HDR屏幕”的直接好处,恐怕就很难再忍受普通手机的屏幕色彩了。


当然,按照三星官方说法,“全视曲面面屏”的成本是普通全面屏的三倍还多。但是,经历了“全面屏元年”洗礼的消费者,在破除了对全面屏的迷信之后,他们是否会重新重视起屏幕本源的观感、素质、色彩,进而促使更多的厂商主动采用真正更好的屏幕呢——我们认为,这也会是2018年“全面屏”的一大重要看点。


操控:全面屏是来了,但要用好它并不容易


全面屏是来了,但它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由于生产技术所限,目前的全面屏手机全是5.5吋以上的大屏,再加上屏幕比例的变化使得整机更加“细长”,对用户的单手操控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此外,几乎所有的全面屏手机都取消了机身前部的按键,转而采用触控虚拟键界面,而它本身就会挤占屏幕空间,影响观感。

03.jpg

大家可能都记得,前年的小米MIX初代专门定制了17:9的屏幕,将虚拟按键放在多出来的一行上。但那样做成本太高,而且实际上的屏幕显示范围还是一个16:9的面积,虚拟按键虽然不遮挡屏幕了,但也并未消失。


而到了2017年,不少厂商都提出了更有建设性的改善全面屏操控的方案:简单的比如华为、三星使用的可自动隐藏的虚拟按键,配合指纹面板手势来实现下拉通知栏、呼出多任务等操作;稍微复杂一点的比如说vivo X20、坚果Pro2上的“全手势操作”——以屏幕底端不同区域的上划操作取代了对应位置的虚拟键功用,算是一大创举。


不过,在笔者看来,目前对于全面屏操控问题,想得最全面,用起来也最顺手的,莫过于努比亚在Z17S上推出的“逆世界”界面逻辑。

11.jpg

什么叫“逆世界”?就是将系统界面中常用的搜索框、拨号界面等集成到界面底部,并且将通知、通话记录、照片等按时间顺序倒序显示。如此一来,所有最新的,最需要的按键、选项、输入框都处在离拇指最近的位置,直接规避了全面屏因为屏幕比例“拉长”而导致的操控困难问题,可谓全面屏时代最具创意和实用性的设计,没有之一。


不难看出,2017年的绝大多数全面屏手机,在“操控”方面确实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而成熟的概念:全手势看似炫酷但并不特别好用,“逆世界”也仅限努比亚一家一款……那么到了今年,厂商们又会想出怎样的新招来应对这一问题,改善用户体验呢……其实,这是真的很考验水平的一件事。


总结: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好的未来


不知不觉,2018年的CES、MWC离我们已经是越来越近了,“去年的”那些旗舰全面屏手机们虽然印象中仿佛昨天才发布,但也即将面临着更新换代。

12.jpg

如果说,“全面屏元年”,所有的厂商都还只是在试探、在按照各自的理解去诠释“全面屏”的话。那么,经历了一年的磨合、反馈、对比——相信无论是消费者、媒体还是厂商,对于“怎样才算是一款好的全面屏手机”,都已经有了更为成熟、务实的概念。


如此一来,2018年的全面屏,势必会更加炫酷、更加优秀、也更加好用——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去期待它、它们的到来,不是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