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手机拍照短板(五):外形&总结篇

【【【前言:终章感言】】】

经历了几个月的拖延和跳票,终于,经由笔者一时脑洞所诞生的这个系列终于快要迎来完结——在此,首先要对各位读者老爷们说一声对不起!拖了这么长时间才完结真是抱歉了!(土下座)

gomen_cat37.jpg

最初想到写这个系列,是出于对市面上有些厂商“过度宣传”的反感,出于一个媒体人和拍照爱好者的道德自觉,想要为我们可爱的读者尽一份力进行些微的“辟谣”与科普——然而不知不觉中,笔者自己也从中进行了一次知识体系的再构筑和再学习,对于拍照手机和传统相机的技术、用途乃至于市场定位,都有了新的认知……

092927nw30ohos9owowyyy.jpg.thumb.jpg

咳咳……言归正传,在大费周章地为大家科普相机与手机在镜头、快门、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单元这些“硬件”的的区别以及其所导致的成像效果差异之后,在这结束的一章,笔者准备先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拍照手机”在外形方便的演进史。

【【【手机:从模仿到自成一派】】】

“拍照手机”的概念,最早应该源自索尼(当时叫索尼爱立信)的K750,作为世界上第一款在手机摄像头上实现自动对焦的产品,200万像素的水平在现在看来很“不入流”,但在当时却是世界最高水准。

SonyEricssonK750i-9391.jpg

不过,该机在当时惊艳众人的地方并不仅仅是拍照的像素——还包括机身背部硕大的滑动式镜头盖、长条状的补光灯组件以及机身底部为改善横向握持手感而设的装饰条。这些设计元素都来自于当时的数码相机,令消费者一看到K750,直观地就会认为“这手机拍照很好”。

Sony-Ericsson-K790i-2.jpg

这种“仿相机”的设计思路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以至于之后一代的K790直接就被挂上了SONY旗下数码相机Cybershot的标志——此举随即引发了手机厂商们“抱相机厂/镜头厂大腿”的风潮:SONY有Cybershot、诺基亚有蔡司镜头、LG抱上了施耐德……仿佛一夜之间大家都从单纯在手机上加个摄像头的水平“进化”到了真正的“专业影像领域”。

w880.jpg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更是出现过一些“用力过猛”的厂商,直接就把手机套上了相机般的外壳,装上了伸缩变焦镜头甚至是模式拨轮,俨然一副“能打电话的相机”模样:三星W880、索尼(索爱)Satio、乃至于之后的三星Galaxy K都是个中翘楚。它们的拍照水准在各自的时代确实是风头无两,但却并没有因此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iph4cm.jpg

笔者认为,其主要的原因即在于:如HTC Desire HD、苹果iPhone 4s这样的新时代智能手机,以简洁的摄像头外观设计和(在同类手机中)极佳的拍照效果,告诉了整个业界和消费者:手机并不需要在外观上模仿相机,拍照的效果好坏也与是否模仿相机的设计无关。

【【【相机:万年不变的一张脸】】】

相比于“拍照手机”在外观上的变迁之路,传统相机(这里主要指单反和微单相机)这10年来在外观设计思路上则近乎停滞不前——方正而又厚重的外观、巨大的机身“军舰部”、繁杂的按键和拨轮、转盘。不仅如此,近两年来相机设计风潮甚至还大有“复古”的趋势:尼康Df,奥林巴斯Pen-F、EM-1 MKII,松下GH-5,富士X-T2都极为明显地向着几十年前的经典型号“致敬”,大量的全手动操控转盘,棱角分明的全金属重量级机身不仅没有让用户们感到厌烦,反而在市场上大获成功——这似乎和手机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top.jpg

要解释这一点,首先要明确相机的外表是怎么来的——基本上,“单反之所以长得像单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要容纳必要的功能组件,比如单反的机身面积是为了迁就巨大的传感器,顶部必然凸起的军舰部是为了安放对焦屏和取景器;二是要考虑握持和拍照的稳定性,比如大型微单和单反上前凸的“手柄”在一些轻量级的微单上就并不存在。

empr3olixhdnidnazkoa.jpg

除此之外,和拍照手机仅有十年多一点的“历史”(从K750算起,不算之前那些仅仅只是配备了摄像头的多媒体手机)相比,传统单反相机的百年历史所积淀下来的固有设计、外形审美、握持手法、操控方式早已是最有效率的组合——轻易地改动或者“创新”未必会更好用,更不见得会收到市场的良好反馈。

maxresdefault.jpg

2013年,三星发布了所谓“智能微单”Galaxy NX,在一款类单反的可换镜头相机背部设置了一个巨大的4.8吋触摸屏——运行着Android系统,并且相机功能也是通过APP实现的,大量的设置项被安排在触屏上。这样“前卫”的设计最终以市场上的惨淡失败告终——单反的消费群体并不买账这种“创新”,因为它不仅没有提高拍摄时调整参数的效率,反而还使得操作更麻烦,更易误操作了。

【【【手机和相机的理念,真的矛盾么?】】】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手机从“仿相机”转变为“(外观上)弱化相机”,而单反一直坚持传统外观“一百年不动摇”,甚至近几年还大有复古趋势,这两者之间巨大的鸿沟是缘何而起的呢?

5878786_selfie-camera-comparison-header_thumb.jpg

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词“需求”就能解释这一切:对于手机用户而言,从最初只是为了好玩而拍照,到后来把手机看作“相机替代品”,再到社交时代返璞归真,手机的拍摄功能重归“娱乐”目的,专为改善拍摄手感的仿相机外观设计不再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自然就成为了小众。

09-11-33-28-6.jpg

而对于相机用户来说——相机的“专业化”外观和按钮布置本身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拍摄效率,同时在当下“入门级傻瓜卡片”已经被手机消灭的大背景下,在外观和功能性上强调“专业”、寻求“复古”来和手机形成差异化竞争自然2就成为了相机厂商的共识。当然,作为结果 ,狂热的相机爱好者们得到了更多情怀慢慢的可选择产品,自然也是皆大欢喜的。

maxresdefault (1).jpg

但是,在广大的手机用户中,看重拍照性能的仍不在少数;而相应地,即使是单反用户,有时候也会希望能够将拍摄出来的相片即时分享。最终,我们看到了和相机/镜头厂商合作的手机“再现江湖”,而单反也普遍加上了WiFi直连功能,配上了手机端APP……

IMG_0704.jpg

除了单纯的“联名镜头”之外,还有一些手机通过模块化设计或者外置配件的形式实现了对轻薄外形和相机般操控体验的兼顾:SONY QX系列、OPPO O Lens和Moto的哈苏相机模块都是个中翘楚——手机和相机再度“合体”,这一次更方便、也更美观了。

【【【融合还是颠覆——对影像未来的思索】】】

纵观手机影像发展史,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对相机的“若即若离”过程——从模仿到创新,再模仿再创新——手机影像技术和商业思路经历了几次对相机“挑战”均告失败之后,现在又走上了一条富有独创意味的新道路:双摄、AR镜头、空间识别技术——这些要么是相机厂商所“看不上”的,要么则是不被纯粹的“摄影人群”所需要的技术,却在手机上发扬光大,而且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

217146_jrnb0m_0.jpg

而对于传统相机厂商来说,在低端家用卡片产品线已经“全军覆没”的前提下,要想继续维持市场的均势,除了奋起强化高端产品线的拍摄实力,在专业用户群中巩固竞争力外,也针对细分市场推出了诸如“运动相机”、“自拍相机”、“镜头相机”等诸多新形态产品——借助相机企业本身在算法、元器件性能上的优势,这类产品在“部分融合”了手机的外观和操作理念之后也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

sony imx image sensor.JPG

值得注意的是,前几篇文章中提到的许多相关厂商其实都“跨界”同时为手机和相机提供技术和零部件供应——CMOS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SONY既为尼康、松下、奥林巴斯等相机品牌提供传感器,同时在手机圈子里也是被众多厂商“热捧”的存在;而之前谈到的富士通Milbeaut图像处理器不仅仅用在好几个品牌的单反上,也有诸如美图手机这样的强化拍照的产品用到了其低功耗方案……就连手机绝无可能和相机“共通”的镜头部分,不也出现了“合作设计”和“技术授权”的解决之道,而且为市场大加追捧么?

the-galaxy-note-7-is-the-greatest-camera-phone-ever--see-for-yourself.jpg

这种供应链上的“融合”会不会在未来促进相机和手机拍照技术和设备形态的再一次“靠拢”?从技术探索的角度来说,在部分特定的新兴领域如运动相机、光场相机等确实有和手机发生形态融合或者组合出新的“跨界产品”的可能性;但是从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出发,相机就是相机、手机就是手机,两者现在在各自的领域谁也替代不了谁——唯有相互激励,携手并进而已。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