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人不能分辨,机器人教你做成功的“复制党”

说起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相信许多爱刷微博的朋友肯定非常熟悉顶着这一标签的某类博主,不过并非随便哪个演员or明星都能冠上“流量”二字,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能引起广泛关注,只有那些动不动就能登上各类热搜的才能被称之为“流量”。就比如今天再度让微博崩溃的赵丽颖与冯绍峰结婚,这一对就绝对能算得上是“顶级流量”。


社交网络的核心力量居然是机器人


不过这些动辄拥有过亿转发、千万点赞的“流量”大户真的有这么高的关注度?根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72亿人,以下图为例,也就是说在理想状态下有差不多八分之一的中国网民认识Ta。但是很显然的是,即使Ta再火,理应也没有到老中青三代都认识的地步。

151926871116.jpg

再加上奇怪的转发和点赞比例,显然也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在对转发量贡献大头的“xxx粉丝团官微”的分析中,大量出现了重复发送特定内容的“数字用户”踪影,显而易见,这些“用户”才是上亿转发“成就”的主要推动者。


千篇一律的回复和毫无诚意的复制,无疑都在昭示着这些“用户”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真实个体,而极有可能是支“机器人大军”。当然,这种现象在海外有着一个时髦的名字——social media bots(社交媒体机器人),这并不是像微软小冰一样的聊天机器人,而是在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和语言转文字三大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幽灵”,这些社交媒体机器人可以自动发布推文、转发、链接、关注或者取关账号,甚至向其他账号发布信息。

dims.jpg

根据美国知名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针对社交网络的报告显示,在填写调查问卷4500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知道社交媒体机器人,47%的人表示能分辨出机器人还是真人,只有16%的人表示对社交机器人有足够了解的,还有34%的美国人表示压根没听说过。


与此同时,在月活跃用户超过3.19亿的Twitter上,人类用户的活跃度甚至远不及机器人。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指向热门网址的推文之中有六成以上都是由机器人发布的,体育类的推文有76%出自机器手笔、73%的商品与服务、66%的时事新闻推文也都属于机器用户发布。


机器学习技术催生了社交媒体机器人


当然,活跃在Twitter与Facebook上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可不像微博上的同行那样呆板,而常见的“僵尸粉”也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在大数据支持下的机器学习算法让这些机器人不说完全能够模仿人类,但是咋一看还是非常类似的。

3d620cd18e8047a22d8d0a70786f03f6.jpg

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谷歌在今年I/O大会上推出的Google Duplex,其语音语调和节奏听起来相当自然,甚至会合理地运用各种语气词。谷歌在现场的视频演示了Google Assistant进行预订服务,包括时间、地点、预约服务内容等,而且在面对电话另一头的人类时,AI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


尽管一般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在算法上比不了谷歌,但是根据我们在网络上找到的一款“社交媒体机器人”介绍信息来看,这款月付费59美元的机器人软件,能够提供自动批量登陆、批量关注、批量转发点赞、自动回复文字图片等等功能,甚至还可以自动监控各大社交媒体上的大V是否有最新动态。

QQ截图20181016115121.jpg

如果检测到有新动态,就会自动评论该条推文,至于是否会有驴唇不对马嘴的现象?抱歉这种情况完全不会出现,这款机器人能够根据该大V发布主题的特征,提取已经准备好的评论库中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评论。

QRfS9q5.jpg

对此,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Emilio Ferrara表示,“已有多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的观点会受到他们从网络上所获取信息的影响,而这些‘社交机器人’可以起到左右人们观点的重要作用”。要知道在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的文化影响力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为之上的,机器人的造势很容易就引发普通用户的追随,而通过这些,我们大概就能理解有些看上去很诡异的热搜是如何来的了。


技术无罪,但失真的世界并不美好


这种模式的问题并不是在技术上,而是因为其给真正意义上的用户带来了困扰。由于社交平台本身的特点,要么以大V用户为节点,要么以热点推荐为核心,因此就像滤镜一样为一般用户过滤掉了大量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家展现了一个失真的世界。

9rc-xfZ8E6kEBrC2e8jYaU_mfkE9jP6gGHX_9iiM57X0BAAAtwMAAEpQ.jpg

机器人放大了信息传达给真实用户的人数和到达速度,形成难以控制的“涟漪效应”,这也是其成为社交网络的核心参与者的原因之一。而网络秩序通常是信用、口碑乃至规则来维护的,但是大量水军把正常用户的声音都覆盖和淹没掉之后,其危害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这些“社交媒体机器人”可谓是一个个“活粉”,全部都是有图片、有关注、有评论以及有转发,还能每天更新自己的推文,表现甚至比人还活跃。而且更为麻烦的是,这些机器人往往都很守规矩,通常也不会发出过激的言论,并能够在社交平台的规则之下跳舞。

QQ截图20181016171130.jpg

更要命的是,即使社交平台的运营方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AI技术分析找出这些账户的“机器人”身份,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因为确定它们背后的人则非常困难。即使是一个对于AI技术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够在网络上直接购买相应的成品,只要再学会一点伪装IP技术,现阶段的社交平台几乎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timg (1).jpg

不过俗话说得好,技术是无罪的,“社交媒体机器人”可以营造出虚假的繁荣,自然也能够反应真实。比如在辟谣方面,当普通网友疯狂转发被证实是谣言的文章时,效率更高的机器人在辟谣效率上肯定比人要高出一截,毕竟“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的”,更遑论事实呢?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